苑裡的藺草工藝從清朝時期開始,至今已有近3百年的歷史。在產業最蓬勃的時期,幾乎家家戶戶的婦女都在編織藺草,但在民國 60 年代後,因塑膠的發明及工廠的興起,人們紛紛轉入工廠做女工,藺草工藝也逐漸沒落。直到近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藺草編織,這項工藝才又開始受到人們關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廖怡雅創辦的「藺子」。
苑裡一帶的藺草,親膚性、吸濕性特別好,帽子便成為主力商品,戴著的時候還能聞到淡淡的藺草香。
與苑裡藺草的邂逅
就讀工業設計的怡雅,11年前因著學校和國科會合作的課程計畫,第一次來到苑裡,當時看到藺編的工藝師阿嬤們,圍成一圈坐在地上,編織出一頂又一頂做工精細、充滿溫度的帽子,技術完全不輸給日本的工藝職人,讓她非常驚豔。
計畫結束後,怡雅先是回到苑裡的社區發展協會做暑期工讀,除了學習編織技術,也會幫忙賣產品、設計包裝,或是幫阿嬤們曬草,在這段過程中,怡雅越來越熟悉藺草,也時常與工藝師溝通,那時的她,每天得花費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通勤,即便如此她也樂在其中。
畢業後,怡雅到苑裡的社區發展協會擔任專案經理,協助在地申請政府產業活絡計畫的補助案。怡雅說,申請補助案的目的,是希望日後社區產業可以自給自足,但社區發展協會裡的成員,大多是自發性前來的志工,很難做到永續發展,再加上若是工藝師年滿65歲,就不在政府的補助經費的條件之內,「可是這個技術最好的都是65歲以上呀!」怡雅想著,如果有辦法透過友善的條件和工藝師配合,活絡整個產業,是不是對藺草產業發展更好,於是決定自己試試看,創立了「藺子」工作室。
兼顧商業模式與技法傳承
由於苑裡一帶的藺草,親膚性、吸濕性特別好,傳統商品以帽子為最大宗,便以此作為主力商品,其他產品則是往現代人常握在手上的物品作為發想,像是書衣、包袋、杯墊、飲料提袋等,怡雅認為,藺草不應只是擺在博物館裡展示的工藝,更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況且藺草產品只有常使用,才能看到其顏色變化、溫潤的手感,更能顯現它的優勢。
起初,藺子先找了4位工藝師阿嬤合作,訂定商品版型,再以收購的方式,購買她們的作品,在店面或是通路裡販售,怡雅說,一開始很多人不看好,也替她擔心,「反正那時候我什麼都沒有,不要負債就好。」沒想到,這樣一做就做了10年,合作的工藝師也逐年累積至45位。
除了販賣藺編商品之外,怡雅也同時做了詳細的工法資料庫,用圖像化的方式,將編織紋樣與技法步驟一一分解記錄下來;另一方面,藺子也和台灣世界展望會合作,協助媒合台中、大甲等,離苑裡不遠、需要照顧家庭,但又要賺錢的家庭婦女,一同學習藺草編織,3年下來,已有8位投入產業,甚至成為講師。
商品吊牌上印上了工藝師阿嬤的名字,讓客人知道,所購賣的品項都是由工藝師悉心製作的,需要、也值得被珍惜對待。
持續前進 是為了創造更好的就業環境
怡雅提到,過去雖然苑裡有很多補助和合作,但實際對社區跟產業本身的幫助微乎其微,不過在這5、6年間,她卻逐漸看到了不同的轉變,「還有阿嬤和我們分享,原本她都小心翼翼瞞著家人偷偷編著藺草,某天孫子看完報導後,回家請她幫自己編帽子,想要戴上跟朋友炫耀,讓她很驕傲。」怡雅開心地說,現在她也不時會帶著工藝師們一起去展覽,更在商品吊牌上,放上每個工藝師阿嬤的簽名,就是想告訴客人,每一項商品,都是由工藝師悉心製作的,需要、也值得被珍惜對待。
近幾年,藺子還有了自己的有機藺草田,以友善的耕作方式種植,經過曬草、分級後賣給工藝師們,工藝師再選擇自己習慣的草料,製作成不同物件,成了友善的循環。怡雅說,未來希望能和更多在地店家,除了現有的訂單合作之外,還能發展不同配合的模式,把苑裡的產業鏈都串起來,變成一個好的就業環境,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來。
Q&A
Q1:地方傳產的推廣,跟一般販售有什麼不一樣?
A1:很多人會用悲情的角度去塑造傳統產業,但這並不長久,民眾可能只會一次性的支持,我們想給大家看到產業有快樂的一面,並且覺得它是真的實用、好看,想要擁有它。
Q2:設計新產品需要先考量什麼?
A2:首先會考量使用情境,因藺草吸水、親膚的特性,適合做成杯墊類的小東西;其次是考量環境,例如台北常下雨,就不太適合做長期處於戶外的產品,再來才是工藝技術的層面。
Q3:給對藺草編織有興趣的初學者一些建議。
A3:除了藺子開的體驗課程之外,想要長期學習,也可以到苑裡、大甲、通宵的社區大學上課,負責教授的都是有幾十年經驗老師,還會針對每個人的狀況調整教學進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去就逛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