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觀點126
談編輯33
點讀華山384
【觀點X李雪莉】逆著潮流書寫--《報導者》四年來的試錯與成長
專欄觀點126
談編輯33
點讀華山384

新聞不是待價而沽的商品,記者不在服務點閱率。在這樣的脈絡下,一群跨世代但同樣老派的新聞魂組成的《報導者》四歲了。對我們來說,用一篇篇具深度和人性穿透力、建立在事實與專業上的公共議題報導,逐步贏回讀者的信任,是我們至今以非營利模式活下來的初衷。

《報導者》的內容創造來自主核心30人的團隊(其中10位是文字記者),包括文字、攝影、設計師、工程師、社群。在速食的年代,願意留在新聞戰場的工作者是要有極大熱情的。新聞是與時間的競賽,我們經歷過在不到十小時內做出普悠瑪翻車關鍵53分鐘的獨家即時深度報導,也歷時過持續兩到三年,追蹤血淚漁場、五輕六輕空汙議題發展的歷程。

做為總編輯,我期待記者和外部寫手能從點閱率裡釋放出來,好好採訪思考;設計師、工程師能參與理解議題的核心然後再創造;每位與我們面對的受訪者能被尊重與傾聽……。在每個期待下,我們儘可能捨棄了流水線的生產,但這個挑戰反而巨大,要同時與十數個不同進程、不同元素的深度議題共舞,還要兼顧社會的變動,有時得油門加催,有時得繞道突破採訪或寫作的困境。這挑戰了編輯檯,也同時挑戰所有同仁對有機成長的理解和調適。

 

挫折是日常,怦然心動也是日常。

這種快而無思的年代,我們試著努力做出能思考的新聞,保有人類學家的田野精神和社會學家的批判與廣度;在追逐時效與網紅的時代,我們鼓勵寫手們進到現場田野,貼近土地和人,把自己放低和置後。是的,我很清楚這些嘗試在這時代裡有其矛盾。

 

新聞的起手式先是寂寞吃苦。在《報導者》小小的新聞空間裡,有人為研究六輕鑽研空汙數字,或爬梳複雜的司法判決,或轉譯跨國籍漁工的合約…….。

起手式後接續的是勤走現場。在轉速過快且平行撕裂的時代,重返現場代表著我們落手落腳,有體感有手感,才有更多把握能帶讀者進入真實情境裡。如果不是跟著17歲的少年在烈陽下噴灑農藥,我們不會知道在雲嘉南的上百輛農藥車幾乎都是少年仔在運作,這冰山下頭拉出的是農村的破落以及大量的解離家庭。

又或是在香港反送中運動裡我們持守了100天的現場,記者們戴著豬嘴和全副面罩在香港灣仔與催淚彈交手,但同時又要靜心挖掘香港自97回歸後22年來的變貌,以及這場運動與過往香港六七暴動或北京六四天安門的異與同。

 

透過我們的看見,試著把混亂的平面世界,詮釋、轉化為一個個以事實為基礎出發,有著脈絡的故事場景,以及有洞見的公共議題報導。

這是個看似反潮流,卻素樸勇敢的新聞實驗。

 

=============================================

李雪莉 Sherry Lee

《報導者》總編輯、台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在蒙特婁、北京、香港等城市生活過。過去三年獲得台灣卓新調查首獎/深度報導首獎、香港SOPA人權首獎/調查首獎等。《血淚漁場》、《廢墟少年》共同作者。學習用文字和影像把故事說好。期許有人類學的細膩、社會學的宏觀、能回到本質思索。以記者為志業。

=============================================

 

推薦閱讀
專欄觀點
論策展
點讀華山
【觀點X王耀邦】一種直率的反骨-參見草率祭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漫佈在空間的療癒力量|從目光到鼻息 Eye Candle點燃香氛新風貌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用心感受,體會生活對美感的影響力|凌宗湧和陳郁敏的自然派美學觀點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專訪林佳鋒,從今日的期待,看到明日的未來
論策展
點讀華山
策劃時代的樣貌,展出世代的價值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創作需要觀眾 邀請時要好好說|或許不是因為我值得,而是因為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