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讀華山384
Jul 06, 2019
除了好玩,還要給你更多! 驚喜製造・隱藏在絢麗包裝下的意若思鏡
點讀華山384
Jul 06, 2019

 

2015年,當大家早已習慣網路快速豐富的資訊量、依賴線上生活的便利性,卻有一群人費盡心思,專注於提供線下「驚喜體驗」,他們推出的作品一次次在台北颳起神秘旋風,並成功累積大量粉絲支持⋯⋯究竟是什麼樣的內容讓人願意放下手機電腦走出家門、親臨現場?甚至願意重複參加同樣的活動,尋求更多的刺激與思考?讓我們聽聽「驚喜製造Surprise Lab.」團隊成員心龍、允方、妍瑩怎麼說。

圖說:驚喜製造團隊有著海賊王般的精神,船朝著目的地開去,每個人的目標不同,但方向一致,向心力十足。

 

「體驗」是近年來市場上非常流行的關鍵字,而驚喜體驗是其中特別有創意且獨一無二的體驗類型。將這樣有趣點子帶到大家面前的「驚喜製造Surprise Lab.」是一家體驗設計公司,由一群30歲上下的年輕人所創立,他們致力在一成不變的生活節奏中,找出那些早已存在卻意想不到的驚喜能量,並透過《無光晚餐》、《一人餐桌》、《微醺大飯店》等project,將在國外行之有年的沉浸式體驗帶到大家面前,也將「驚喜有價、體驗有價」的概念在國內推展開來。

 

體驗,其實就是專注融入和探索

什麼是「沉浸式體驗」呢?心龍告訴我們,這比較像是一種劇場的使用手法,有各種形式的用途,主要訴求讓參與者(觀眾)在活動的當下,有很大的自主權去探索,並相信自己到了某種情境,「我自己會說,沉浸式體驗像是踏上一段旅程。」舉例來說,如果在台灣,要一群陌生人坐在長桌上一起吃飯,可能會有點尷尬,但出了國,往往就能比較放開心,願意做這樣的嘗試;沉浸式體驗就像引導你走上這樣的旅程,嘗試勇敢、接受更多資訊,進而自主探索。允方補充道:「沉浸式體驗在台灣算是一個新的詞彙,所以我們必須去解釋、去說明,但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其實就是『認真體驗生活』,無需過多定義,而是自然而然的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對驚喜製造來說,提供體驗就是把事情做好,讓參與者全然的投入過程,如此而已。

圖說:驚喜製造希望帶給大家從頭到尾、從裡到外的完整體驗,因此無論是室內陳設還是店面櫥窗佈置都煞費苦心,也為台北街頭添上不同風景。

 

市場上雖然有很多訴求高科技的沉浸式體驗,但驚喜製造的作品比較偏向大眾娛樂性,「我們喜歡做一些讓大家親眼看到、親身體驗的設計,內容不會強調過多的高科技,反而是藉由娛樂性的方式,讓大家在遊戲中進入情境」。仔細推敲驚喜製造的每一個作品,都會發現其中隱含著他們想要傳遞的訊息和價值,以及想為參與者帶來的啟發性思考。

 

傳遞訊息,讓每件作品都成為一面鏡子

從《無光晚餐》、《一人餐桌》到《微醺大飯店》,驚喜製造希望所推出的每件作品都成為一面鏡子,就好像哈利波特裡的意若思鏡,參與者透過這面鏡子能夠反射自己內在真實的渴望和想法,自我沈澱、自我思考、自我了解、有所收穫。在活動設計上,他們也像做實驗般,把所有人的某項條件都調整到同一個水平線上,比方說所有人在黑暗中都看不到、所有人都是一個人來吃飯、所有人都喝了酒等等,藉由改變人的狀態,觀察後續發生的變化。

 

圖說: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具備多項能力,待過每一個位置,去貼近消費者,聆聽市場的需求;而每個project也都是從大夥閒聊、討論中發散想法,再收斂成具體可執行的企劃。

 

驚喜製造的第一項計畫《無光晚餐》在2016年市場對體驗活動還很陌生的時候推出,因此選以大家接受度比較高的主題餐廳形式切入,並提出觀點:「你認識世界的方式70%透過視覺,把這些認知和前提拿掉,所有的事情在黑暗中都是新的。」在這個計畫中,他們觀察到原來有很多人想要一個人來吃晚餐,因此團隊接著去研究為什麼會想要一個人用餐、研究獨處,進而發現這個社會對於社交、群體比較重視,一個人則容易被貼上負面標籤,為了平衡這個價值觀,於是開啟了第二項計畫《一人餐桌》。採訪當天,三位成員一致表示《一人餐桌》是他們私下最喜歡的作品,因為這是由參與者共創、自由體驗程度最高,並且隨時有機發展中的作品,甚至,參與者在現場累積發展的故事,比團隊預設和設計的更加精彩。心龍透露,《一人餐桌》雖然是邀請大家一個人前來用餐,但仍透過書寫的方式,讓人與人在不同時空中對話,像是用餐結束後,會有一個環節是讓參與者寫一封信給陌生人,「如果是平常,拿出一張A4紙請你寫信給陌生人,往往大家寫三行就會放棄,但在一人餐桌的客人中,多數人願意花十多分鐘,寫滿信紙。」也就是說,參與者一路玩到最後,再回頭檢視每個環節和流程,便會開始沈澱、思考,以至於最後可以醞釀成一封滿滿的信。

而近期討論度很高的《微醺大飯店》,則是讓大家藉由「微醺」這個介於喝醉跟清醒間、喪失理智前的美好狀態,勇敢做自己、表達、嘗試、真心交朋友;這裡所說的嘗試,就如同心龍一開始提到「沉浸式體驗讓你提起旅途中勇敢嘗試」的感覺,在這樣的身心狀態下,團隊帶你去看微醺大飯店裡頭房客的故事,從故事人物的糾結反映到你的糾結,再藉由體驗最後的特殊機制讓你離開故事,回到現實。心龍說:「很多人在最後,透過故事了結了自己心中的遺憾,甚至是哭著離開的」。

 

選擇合適的行銷手法做好每一次「溝通」

驚喜製造推出的作品內容扎實、論述清晰、包裝討喜,因此成功引起廣大共鳴,然而,除了作品本身和口碑的影響力之外,行銷、設計也是和市場溝通中非常關鍵的環節。特別是,我們非常好奇,當體驗的內容不能提前公布,如何做行銷?如何做設計?體驗活動又該怎麼賣?

負責行銷的允方和負責設計管理的妍瑩大方和我們分享團隊經驗。允方說,在前期推廣中,所有細節內容都不能曝光,除了透過充滿想像力的文宣為活動染上神秘色彩,也要利用簡單易懂的數字、點列式的內容把形式做初步轉換,讓大眾清楚知道付費後會得到什麼樣形式的商品,例如《無光晚餐》說「你會擁有90分鐘、5道料理、無限驚喜」,《一人餐桌》描述「現場有24個座位、24位陌生人,陪你一起一個人」,《微醺大飯店》則告訴你「你將有90分鐘參訪,獲得3杯酒、3個小點,探索5個房間、5個故事」,而所有的細節唯有親自體驗,才能真正了解。

圖說:「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看見的故事」——觀眾參與是驚喜製造體驗中的重要元素。

 

最後,心龍強調,每個project團隊都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如何鋪陳一個有啟發性的ending,也就是說,對驚喜製造而言,大家來參與活動後,「最後帶走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由於驚喜製造做的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的生意,因此在服務每一位大眾的過程中,團隊都非常盡力在把「溝通」這件事做到最好,包括重視參與者從最初到離開,甚至離開後完整路徑的溝通和感受,是否快樂、是否能感受到團隊想傳遞的訊息,「這段與參與者的溝通,是我覺得目前市場上缺乏的,但我們會透過觀察參與者現場表現,並且把填問卷設計成體驗活動中的一環,藉此追蹤、與參與者進行雙向溝通。」所幸,經過這幾年的推廣,大家的確能慢慢從計較CP值到理解驚喜製造在做的事,也逐漸認同這之中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驚喜製造不僅要打破現有的體驗形式和框架,也要為每一位參與者突破自己的心牆」!

圖說:《微醺大飯店》的每個場景、服裝和道具都是精心設計,現場就是360度零死角的戲劇舞台。

 

追蹤【驚喜製造


文 | 王韻鈴   攝影 | 林辰鍵  圖片提供|驚喜製造

推薦閱讀
點讀華山
新生活美學經濟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文青風設計讓林務局亮麗變身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觀點X林峻丞】是誰助長了老街夜市化?
華山會客室
點讀華山
周俊吉X王榮文 全民社造也是一種文創育成的行動 | 華山會客室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林承毅】「返鄉」請帶著「想像力」回家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用心分享台灣茶的美好|七三茶堂以多元形式讓茶深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