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讀華山384
品牌經營69
Mar 04, 2019
層層生活的解構力|用創意思維,創造產業典範
點讀華山384
品牌經營69
Mar 04, 2019

所謂解構式設計,是先從思維開始改變,廣而觸及到生活各個層面。層層生活PileUp Life陣容堅強,團隊成員各具設計、行銷、機械工程等專長。

 

什麼是「解構設計」?當產品被包裝得越來越複雜,符合當代直白美學的設計,成為一種新的思考方向。層層生活PileUp Life(以下簡稱「層層」)創辦人Lawrence和Sam自建一支模組化的生活家具系統,首波主打將一張單椅解構成九個零件,讓使用者自由去組裝變化,參與整個設計過程。

2016年品牌創立至今,兩人以循環經濟的概念切入設計—物件經拆解再重複使用,價值核心一直是「永續」。從2017年台灣文博會「洞見新勢力-起」、alpha Black咖啡展到2018年與GQ、COOKMANIA合作,層層逐年擴充自有的模組化設計能力,將解構的概念由單一物件延展到展場體驗空間,創造策展空間的多元使用性可能。

如何將解構設計發揮到極致?一個台灣在地的家具品牌,正用創意與理性思維,演繹新時代生活風格樣貌。

走進層層位於關渡基隆河岸的工作室,佔地甚廣的複合式空間使用讓人印象深刻:宛如變形金剛術,將家具製造前端的工作間、倉庫,落實設計概念的show room、移動展示櫃、辦公室、活動攝影棚結合在一起,隨時依功能需求變化使用空間。「個性化」的品牌研發基地,就跟他們的產品一樣,完全不被定型。

創業初期在2016台灣文博會初試啼聲,Lawrence和Sam把一張單椅拆解成椅座、椅背、椅腳、椅背支撐、扶手九個零件,材質和造型應有盡有,使用者可自行更換細節,每個零件都有標準規格,儘管上萬種的組合方式,一支六角扳手就能把一張單椅組裝起來。

 

攜手產業轉型 解構設計

負責產品設計的Lawrence表示,相較一般的設計單品,消費者對於生活家具的選擇極其有限,「傳統的家具設計概念都是以設計師為中心,現在改為設計一個系統,讓大家共同參與設計。」

Lawrence(上)和Sam(下)從設計的本質出發,重新闡釋自己對這塊土地的理解。

 

台灣過去的家具產業以量產代工為主力,以量制價,在模具等成本考量下,客製化商品的生產數量也有所限制。層層串聯製造與設計兩端,改以一條龍作業模式,獨創模組化家具,從設計、打樣、製造,全都自己來。

「台灣的製造業其實很有實力,大環境底下代工家具市場逐年萎縮,很多人覺得是危機,但我們看到的是機會。」擔任品牌策略經營的Sam補充,眼見產業式微,消費市場多被國外進口家具品牌壟斷,曾在紐約學習產品設計的兩人,結合品牌力做出市場區隔和差異性。

 

拆解而後重組 在地生活價值

當全世界尚未有單椅的模組化系統,兩人很多時候是在向眾人解釋自己的產品,「這反映到消費大眾購買商品時的優先順序,是產品的價格、品質,還是設計理念。當價位排在第一順位的時候,創新的東西就會變得難以生存。」Lawrence說,選擇以單椅為品牌起始點,也是希望建立一個新的示範。

綜合台灣混血的歷史背景,層層的單椅設計融合古典現代工業風格。歷經自我解構而後重組,一張單椅也可以自我表態。

 

相較於桌子或櫃體,單椅設計對應到材質與人體工學,加上非單一使用者的承重變數,讓設計變得更加複雜。層層用解構的方式轉換,揉合古典工業現代以及日洋美學,再納入使用者體驗。第一支產品著重在組裝的變化性,而後慢慢擴展到整體空間的物件運用。

 

從家具單品到展場設計 台灣的軟實力

觀察到議題策展結合展場設計的產業趨勢,層層將解構設計延展到展場體驗空間,一再突破策展空間的使用可能性,像是2018年年底一手包辦GQ「風格男人俱樂部」的主題空間設計,從主視覺、動線規劃、展示陳列和複合式空間運用,使用特殊結構可拆展示架,用設計翻轉家具功能;一張可變化的椅凳桌,椅背收闔時是椅凳,翻開椅背則成為靠背長椅,而後將桌腳展開固定又能做吧台長桌使用。

以材料銀行的概念保存所有板材,透過設計轉化,達到材料循環利用的多元可能。GQ MOTY 2018的空間規劃製作,即以永續的理念而打造。

 

模組化系統確實解決很多搭建與搬撤問題。然而在循環經濟的考量下,將材料回收再利用、降低資源的浪費,才是層層的價值核心。「購買材料、設計製作,在展期結束後全數丟掉,下一檔又再重複這樣的操作。展覽就是在過度浪費。」

如何透過產業相互串接,增加單一物件的功能性?兩人正在思考並著手進行。Sam分享:「在做了空間之後,我們改用空間的角度去看家具。對應到品牌經營,無論是創意發想的具象化,或是設計方面的預算,都會變得更客觀。」突破原本的思維,改以空間觀念與方式去經營。

符合COOKMANIA訴求的「零浪費、保存、永續」。展場使用特殊結構主題與展架,拆撤材料後妥善保存,因應往後不同場合重複使用。

 

用創意的腦結合製造的根,兩人最終期待—透過品牌的價值建立起產業間的交流合作,「製造業其實可以support生活美學,看似硬的東西事實上是軟的,這就是台灣的軟實力。」

 



⏤     Brands Talk     ⏤

Q1. 開拓自有品牌,走上創新之路的第一步?

A1. 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跟別人一樣沒什麼不好。要瞭解自己想要的性質,去做才會覺得踏實、開心。設計本來就是一直在優化,很多創新不是從零開始,而是慢慢去誘發、改善它。

 

Q2. 近來積極拓展商業與展覽空間業務,團隊間的分工?

A2. 加上我們兩個,現在團隊共有六位夥伴。在資源整合上彼此分工,各具平面&3D設計、專案行銷、業務拓展、展場規劃、機械工程專長。

 

Q3. 關於品牌的競爭力,如何做出市場區隔?

A3. 我們最早是做產品設計,很多東西都會先用3D模擬預作,包含展場設計的細節,都先用3D模擬分析結構和時間再去執行製作。也剛好我們有這個studio,從設計到製造端,分批做很多的測試工程,慢慢把系統做到標準化。

 


 

推薦閱讀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全西園掌中現經典《武松打虎》 揪你一起打怪
專欄觀點
談編輯
點讀華山
【觀點X葉美瑤】沒有挑戰,出版還有什麼意思呢。
表演藝術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讓觀眾記得畫面也記得故事|舞台設計大師黎仕祺專訪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跟孩子一起 挖掘生活彩蛋|2020華山親子表藝節「日藏驚喜」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品牌經營
信義房屋社造計畫・用善的循環凝聚人心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張忘形】道歉的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