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年報08
Jun 21, 2018
從藝文特區到藝文交流平台
華山年報08
Jun 21, 2018

華山藝文產業華麗變身
從藝文特區到藝文交流平台

 

 華山文創園區的環境氛圍是特殊的,這些年來藝文團體豐沛的創作能量在華山「一院」(烏梅劇院)、「一廳」(拱廳)、「一場」(果酒練舞場)、「一野」(戶外空間)充分發光發亮。

 

 

 

圖說 01.新一代編舞家周書毅,連續幾年在華山策畫「下一代編舞計畫」,使用不同空間呈現舞作。 圖片提供/周先生

  20年前台北酒廠遷廠後,華山成為一個閒置空間,藝文人士於1997年組成「華山藝文特區促進會」積極催生一個藝文展演的園區,要讓全民共享這塊文化活動的寶地。

 同年年底,金枝演社因私闖米酒作業場演出《古國之神-祭特洛伊》,導致團長王榮裕被警方以「竊佔國土」的罪名拘提到派出所,這顆震撼彈凝聚出一股更為團結的力量,加速了轉型的腳步,讓華山這塊場域在1998年成功變身,開啟了「華山藝文特區時期」。

 由於酒廠及樟腦廠的場域氛圍啟動了藝術創作的產出能量,1998~2003年的華山藝文特區,大量的藝術創作與藝術家在此地發生,這也是為什麼「華山藝文特區」這個名稱一直深植民眾許久至今。

 2003年之後因華山被列入「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之一,朝向「創意文化園區」發展,2007年又定位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旗艦基地」,從此以促進民間參與的模式,逐步展開全新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將藝文產業範圍擴大,連結15+1的文創產業力量,打造軟實力平台。

 

 

02.原住民劇場《米靈岸》匯集了劇場、舞蹈、音樂、美術與策展等各路菁英共同製作,是2011年表演藝術在華山的一大盛事。  攝影/陳輝明

不斷實驗,持續轉型

 在促進民間參與的競標案中,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雀屏中選,受託經營華山,建立文創產業發展平台,在表演藝術領域中亦展開各項實驗與轉型,包括2010年結合商售空間舉辦音樂魔幻劇場《幾米走向春天的下午》演出計畫,締造連演105場的定目劇實踐方案。

 2010~2013年配合文建會(2012年升格為文化部)的四年計畫,每年在10月舉行「華山藝術生活節」,四年下來超過1600場的藝術展演活動,參與總人次也超過40萬,除了呈現臺灣表演藝術豐沛的創意能量之外,同時也展現藝術親民的體現價值。

 2011年4月,原住民劇場《米靈岸》在四連棟盛大演出,隨後轉入馥蘭朵烏來度假酒店作定目演出。同年7月,華山更自力策展「百戲雜技節」,拓展新馬戲的表演型態,並完成全民參與的千人倒立創舉。2012年藝文特區時期的主持人張忘(張鶴金),在華山的戶外草地創建「匯川藝術節」,更奠定了日後華山街頭藝人表演的基礎。

 

 

03.2017年演摩莎劇團充分利用拱廳磚牆特色,打造時代背景空間進行《凡尼亞的舅舅》讀劇演出。圖片提供/演摩莎劇團

04.2011年華山百戲雜技節發動千人倒立活動,引起媒體爭相報導,發起全民倒立運動。攝影/陳輝明

院廳場野,粲然大備

 因為華山文創園區的特殊環境氛圍,藝文界莫不期許華山不但成為國內表演藝文活動的重要展演、交流平台,更是亞洲地區文資建物活化再利用的典範。藉由在華山推動的各項表演藝文活動及節目計畫,使得表演藝術活動成為華山文創園區重要資產,成為國內表演藝術的孕育孵化基地,進而推動表演藝術產業化。

 表演藝術是項獨特的產業文化,和其他產業最大的差異是它每一場的演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一模一樣的複製。因此,「人」就成了這個產業發展上至為重要的關鍵。

 接下華山經營任務後,我們期許自己,要在園區落實藝文團隊的人才扶植育成、擴展藝文欣賞人口以及實現新創科技與藝術的運用,因此在2015年先整理中二館果酒禮堂,將它改建成專業的戲劇及舞蹈排練場,讓藝文團隊可以在交通方便的市中心安心創作排練。

 2016年我們又改建烏梅酒廠內部,成為三面式舞臺的小劇場,提供藝文團隊優先申請使用,讓中小型劇團多了一處可選擇的演出空間。而多功能型的中三館拱廳,也成為實驗型劇場及講座的分享空間。

 因著以烏梅劇院為核心的表演藝文空間整建、演出測試等各種營運計畫相繼完成,華山文創園區「一院」(烏梅劇院)、「一廳」(拱廳)、「一場」(果酒練舞場)、「一野」(戶外展演空間,包括千層野台、米酒巷木棧板舞台、藝術大街底等)的表演藝文空間,至此粲然大備。

 

 

05.2012年匯川藝術節,華山劇場搭起馬戲帳棚,上百場演出於帳篷內進行。 攝影/陳姿君

一切就位,大步向前

 這些兼具文資古建氛圍與表演藝文活動專業設施的場館,在2017年底正式完整就位後,我們期許它們能夠持續為台灣的藝文表演活動提供完整、完善的服務。更要以這些優勢場域為基地,推動表演藝文產業的產業化。讓表演藝文產業擁有一個正當、正常產業該有的穩健發展前景。

 此外,因著園區室內演藝空間的建置完整,我們也逐步發展戶外的各類型藝術交流作業,在未來的時日裡,務必將華山文創園區打造成亞洲地區具有指標性的文化藝術交流平台。


就讓我們繼續努力創造吧!

(撰文/陳姿君+林璞)

 

09.戶外街頭藝人在華山,是讓民眾親近表演藝術最快的捷徑。 攝影/陳姿君

推薦閱讀
論策展
閱華山
華山年報
當藝術展轉戰文創…| 2019華山年報
華山年報
「十年華山話文創」
華山年報
品牌經營
華山,不曾稍停的創新路 | 2019華山年報
閱華山
華山年報
華山學校踏出完整第一步 | 2019華山年報
點讀插畫
華山年報
三階模式,多方拓展 插畫開新路 | 2019華山年報
華山年報
十歲的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