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觀點126
談編輯33
點讀華山384
May 31, 2018
【觀點X黃威融】他們小看了編輯這件事
專欄觀點126
談編輯33
點讀華山384
May 31, 2018

2018年夏天,日本雜誌圈最讓人注目的新聞,就是《POPEYE》的木下孝浩編集長換工作了。他離開日本最大的雜誌集團「Magazine House」,加入Uniquo負責品牌整體傳播的工作。

《POPEYE》創刊於1976年,它的定位是「Magazine for City Boy」,2010年左右狀況不佳,2012年把曾任《Brutus》副編集長的木下孝浩找來擔任編集長。木下接手後,內容定位和專題策劃讓人眼睛一亮,過去六年的《POPEYE》非常好看 。

兩年前的2016年夏天,誠品書店找我共同策劃了〈城市潮流編集術—— POPEYE + &Premium台北限定特展〉,那個週末我除了主持木下編集長的公開座談,晚上還有一場木下和當時台灣 《GQ 》總編輯杜祖業的封閉工作坊,中間的空檔我跟他聊天,他對於我離開設計雜誌和生活雜誌之後的工作形態非常好奇。如今回想,也許他早就開始想雜誌編輯的下一步。

台灣太小看編輯這件事,台灣社會不知道厲害的編輯可以打動人心,我們以為所謂的編輯就是把文字材料和圖片放在一起,我常說「編輯是料理情緒的事業」,透過不平凡的企畫能力吸引更多的人們眼光。這應該就是知名品牌看重資深編輯的關鍵吧。

 


黃威融Wei Jung Huang

資深編輯人。1990年代初期進入廣告公司寫文案, 1998年和好友集體創作《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2006年擔任《Shopping Design》創刊總編輯,2012年參與《小日子》創刊,2013協助誠品書店《提案》創刊。近年持續參與各領域編輯事務。


 

推薦閱讀
華山會客室
論策展
點讀華山
林宜標X王榮文|從魚拓教室到teamLab,林宜標的27年策展路 | 華山會客室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地方創生
【觀點x游智維】旅行觀點:總統府與婚姻平權,觀光的好賣點
專欄觀點
談編輯
點讀華山
【觀點X陳頤華】當紙本成為時代的切面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林承毅】「返鄉」請帶著「想像力」回家
點讀華山
新生活美學經濟
專欄觀點
點讀華山
【觀點X顧瑋】在地良食的思考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