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會客室41
點讀華山384
May 01, 2018
周俊吉X王榮文 全民社造也是一種文創育成的行動 | 華山會客室
華山會客室41
點讀華山384
May 01, 2018

 


Guest|周俊吉:

現任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是台灣「企業公民」表率。信義房屋也是首家獲頒「總統文化獎」的企業,今年更榮獲「全球最具道德企業獎」。

 

Host|王榮文:

台灣文創的實踐者、遠流出版公司發行人,同時也是華山1914文創園區經營團隊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非典型文化人」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的心目中,讓世界變得更好,就是一種文化創意工作。

周俊吉在一九八七年創立信義房屋,推行不動產交易正常化,並從二〇〇四年開始「社區一家贊助計畫」,執行迄今已進入第二個十年-「全民社造行動計畫」,照亮了許多原本黯淡的街廓與角落,這股「心力量」從個別社區擴散到整體社會,讓越來越多人體會到「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次在「華山會客室」進行的深度對談,兩位老朋友將一起分享利人利己的做事觀、金錢觀與文創觀。

 

王榮文(以下簡稱王):

我知道你小時候不太重視課業,但卻喜歡讀書,尤其喜歡讀《文星叢刊》,受李敖、柏楊的影響很深。我也記得一九九六年我們一起加入柏老的人權教育基金會,後來一起籌建綠島人權紀念碑。我先請你回憶一下,少年周俊吉受過什麼樣的啟發?

 

周俊吉(以下簡稱周):

謝謝華山會客室讓我接受榮文的拷問(笑)。我小時候就喜歡看書,家父買了很多雜誌給我看,但我真的很不喜歡上課,教室都坐不住,小學三年級就開始逃學。當時還被學校教務主任送回家,當年我考上省立嘉義中學初中部,是當地的第一志願,而我總是將《文星叢刊》與星光出版社的書夾在課本中偷偷看,無論上課或下課。當時柏楊、李敖對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我印象很深刻,二十年前邀請李敖到台大演講,演講前的聚餐,我見到李敖本人的第一面就說:「還我少年。」李敖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解釋因為受他影響,我沒有像其他小孩有童年,反而從少年期便開始質疑:「我們的同學到底在做什麼?這個社會已經變成這樣了,這些人怎麼還搞不清楚狀況?」

那時李敖、柏楊種下的根埋到了一九九五~六年,當時只有一、兩面之緣的《經濟日報》總編輯盧世祥致電給我,邀請我參加綠島人權紀念碑的籌建委員會。坦白講企業對於人權議題,是能不碰就不碰的,我本來想婉拒,但聽到這個委員會是柏楊邀請的,忽然間柏楊上身,一下子轉念就說「好吧」!

 

王:小時候讀奇奇怪怪的書,也不是壞事(笑)。

後來你念了文化大學法律系,第一份工作做房屋仲介,不久後創辦了信義房屋,創業的頭六、七年都是賠錢,但你非常堅持「先義後利」的理念,你會怎樣解釋自己創業的初衷呢?

以減少房地產相關訟源為職志

周:我小時候讀了很多非主流的書,但還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深。儒家主張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任何人活在世界上要有愛人之心,這就是「仁」;但表現自己對別人的愛,不是遇到別人就說「我愛你」,而是依照「義」做出合宜的舉動,做事有一定程序、不能逾越就是「禮」,說到做到就是「信」。仁、義、禮、智、信觀念很早就烙印在我心中,長大後就會思考要用不同的方式達成。

話說大學畢業後我服完兵役,那時借宿在系上教授王寶輝老師家中準備律師、司法官考試。有一天王老師找我去書房聊天,他問我一個關鍵的大哉問:「你為什麼要當律師?」

我其實答不出來,只能用學校教育那套八股的回答,法律就是正義、律師是在野的法曹云云。老師繼續追問我:「怎麼確信你是站在正義的這一方?」我張口結舌,王老師接著告訴我,身為法律人也有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從源頭讓訴訟不要產生,從糾紛最多的領域紓解訟源,也是一條路。

孔子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意思是孔子主張司法審判要聽兩造之辭,但是他更希望人民彼此沒有訴訟的必要。存著這個念頭,我就問王老師,哪個領域的糾紛最多?老師說不動產業是民事興訟的大宗,於是我就決定加入了。

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是一體兩面,倫理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企業倫理是以企業為主體,針對企業關係人以適當方式發展出合宜關係

我在第一家公司報到後,老闆就叫我們去騙客人,這我很不能接受,待了一個月後去第二家公司也是如此,所以工作兩個月後我就決定創業,並寫下七十字的立業宗旨,把企業對顧客、同仁與股東的關係釐清,就照著這樣我已經想得很清楚的理念,一步一步做下來。

 

王:這七十字大概在講什麼?

 

周:「吾等願藉專業知識、群體力量以服務社會大眾,促進房地產交易之安全、迅速與合理並提供良好環境,使同仁獲得就業之安全與成長,而以適當利潤維持企業之生存與發展。」

公益的純度越高,感動人心的力量越大

王:好的醫生認為預防醫學最重要,好的律師認為訴訟最好不要發生。我觀察到你在賺錢之後一直發展企業的社會責任,整個基礎就是來自立業精神。

信義房屋發展得很好,後來你們成立基金會,進行「社區一家」計畫。從賣房子的仲介到社區營造,你經營公益也像經營企業一樣訂下目標,你希望二〇二五年時「社區一家」計畫在台灣覆蓋率達到一〇〇%,這個想法是如何形成的?

 

周:在社區一家計畫之前,我的確對企業倫理有明確的想法。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是一體兩面,倫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企業倫理是以企業為主體,針對企業關係人以適當方式發展出合宜關係,裡面包含顧客、同仁、股東、社區甚至自然環境,把自然環境搞砸了,公司當然不會做好,更不要說虧待同仁或股東,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而二〇〇四年大選過後,台灣的政治衝突劇烈,我們沒有能力去叫政治人物別吵了。我就想有沒有可能,鼓勵社區裡的居民去關心彼此,對於當時規模不大的信義房屋這是很重要的決定。我提出用五年一億元來做社區改善,當時內部同仁有意見,他們在地方商圈耕耘許久,但公司提供給社區的協助,都不是同仁能夠透過提案來爭取的預算。

「公益的純度越高,感動人心的程度越大。」我用這個構想說服同仁,當公益和行銷結合,外界會懷疑你的目的是什麼?而且社區營造的提案,大部分都來自偏鄉,基本上這些不是信義房屋的同仁能獲利的地區。

我們邀請台灣觀光學院董事長柴松林教授為首,其他評審也都是長期投入、關懷社區營造議題,很有理想性的一群學者。第一屆評選落幕後我才第一次與他們見面,我印象很深刻,席間一位評審說:「我想看你們這種企業在搞什麼把戲,邀請我們來是要背書什麼?沒想到你們同仁除了端茶送水,對我們要怎麼用這筆預算完全不干預,真的很難得。」因為評審委員的認同,即使鐘點費很低,他們仍幫忙做了很多事。

多讀書、多思想,從個人到社區,再造幸福社會

以前說「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但社區一家計畫鼓勵居民走出家門,去把社區樓梯間堆放的雜物清除、把燈光弄明亮…,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人與人的連結,也誕生很多非常感動的案例。

 

王:社區一家計畫執行了十幾年,並榮獲二〇一七年的總統文化獎。你認為最具體的理由和成果是什麼?

 

周:社區一家是一個從民間發起、執行時間最長、影響層面最廣、投入心力最大的草根計畫。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高雄有七、八十棟四層樓的老舊公寓(寶華社區),經濟狀況比較好的住戶都搬走了,許多樓梯間沒燈泡,牆壁上也貼了各式各樣的小廣告紙條,髒亂之外對夜歸婦女也很危險。

一位相對年輕的住戶申請了八萬元油漆費,第一年只有他和伴侶兩個人在刷油漆,其他鄰居在旁邊看,堅持一段時間後,第二年計畫變成幾十人參與,第三年增加到上百人… …你可以想像一下那個景象,爸爸媽媽帶著兒子女兒,假日和鄰居一起刷油漆,這個總體花費三十萬的計畫,產生了神奇的效果。當年高雄景氣不好,但該社區房價竟然上漲了,因為大家覺得住進這個社區有人情味,大家把社區當成家,就產生擴散的力量。

 

王:透過社區一家的計畫促成善的循環,這與信義房屋的企業倫理是一以貫之的。接下來我想請問你個人的金錢觀,因為你並不是台灣最有錢的人,卻願意在劍橋、北大、或台灣很多的大學設立獎座去培育英才,甚至個人捐了六億給政大公企中心,去發展全球頂尖的商學院楷模。

把長遠累積下來的文化做為基礎,再加上創意,這樣對任何企業的成長幫助非常大,也可以避免產業走入低價的競爭循環。

周:我們都很清楚,任何一個企業在某個地方可以生存發展,一定是來自於這一塊土地所給予的。我們受社會與自然環境影響很多,所以當我們有些成績的時候,也應該要回饋社會。像社區一家,累積的是企業形象,大家認同信義房屋做的事情,以後有需要就會產生對企業有幫助的行動。只是這一筆六億金額比較大,企業畢竟還是有其他的股東與員工,為了不影響其他重要關係人權益,所以這個部份就由我個人來負擔。

 

王:最後,我想要回到文創產業這個議題上,所有的領導人都知道文化立國或是文化產業化是重要的議題。但對於文化與企業的關係,或在企業中善用文化,使得產業文化化,但這部份政府著墨不多,想請問你的文創觀?

 

周:過去政府是希望推動文創產業化,卻劃定了15+1的產業類別,這其實只是少數範圍而已,如果論起全面性的影響力其實還是有限。我們應該要努力讓所有的企業都能夠知道文化或文創的力量。把文化以及創意的因子加到產業中,例如台中的宮原眼科,在那樣的環境氛圍下的購物體驗,就與其他賣場完全不同,人們在消費的時候很多都是買一個感受而不僅僅是一個商品。

但是如果能把長遠累積下來的文化做為基礎,再加上創意,這樣對任何企業的成長幫助非常大,也可以避免產業走入低價、殺價的競爭循環,所以我向來主張與其協助文創產業化,不如讓所有產業都能文創化。

 


周俊吉

1953年出生,現任台灣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系各界公認富創新理念之產業領航者,帶領一個以企業倫理為經營核心的高速成長企業,持續改寫市場規則、重塑產業樣貌;同時,因長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除早已為「企業公民」表率外,所屬的信義房屋是首家獲頒「總統文化獎」的企業。今年更榮獲「全球最具道德企業獎」12年來唯一的台灣企業。


推薦閱讀
點讀華山
品牌經營
翻轉農業!科技養豬創造新風味|花田喜彘的華麗轉身
專欄觀點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觀點XCROTER】概念先行於設計
專欄觀點
論策展
點讀華山
【觀點X蕭淑文】策展筆記(一)
華山會客室
人物專訪
點讀華山
張基義X王榮文 美學操盤手
點讀插畫
點讀華山
找到創作能到達的地方|專訪插畫家「子琁,沒有方的琁」
表演藝術
點讀華山
雙腳蹬出花樣人生-足上舞伶 楊立微